![]() 二硫化碳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利用装置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焦炭法二硫化碳生产装置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二硫化碳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支架,软化水输入法兰管,下部换热管,中部换热管,层间连接管,上部集气管,热蒸汽排出法兰管。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二硫化碳生产中,烟道尾气余热未能够有效利用存在能源浪费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装置制作简单,安装方便,可将烟道内多余的热量实现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还可减少烟气中CO2气体排放,起到有效保护环境的作用。 公开号:CN214333457U 申请号:CN202022815767.3U 申请日:2020-11-30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田晋平;王录才;张�诚;崔海平 申请人:Yangcheng Gree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Yangcheng Tiancheng Chemical Co Ltd;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PC主号:F28D7-0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焦炭法二硫化碳生产装置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二硫化碳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利用装置。 [n0002] 焦炭法生产二硫化碳工艺主要包括:焦炭和硫磺原料制备—气化反应—脱硫—冷凝—精馏—克劳斯炉尾气处理等六道工序。所述气化反应需在设置的气化反应炉中进行。由于二硫化碳气化反应过程为吸热反应,因此,气化反应过程需不断地采用燃料向气化反应炉进行外加热,才能维持气化反应持续进行。与此同时,气化反应炉需设置烟道将燃料燃烧后的尾气经净化处理后通过烟囱排放。由于,烟道尾气余热温度约有400-500℃未被利用造成能源损失。目前,如何将这部分余热实现利用,解决由此造成的能源损失的技术问题,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目的。 [n0003] 为了解决上述烟道尾气余热未能够有效利用存在能源浪费这一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硫化碳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支架,软化水输入法兰管,下部换热管,中部换热管,层间连接管,上部集气管,热蒸汽排出法兰管。 [n0004] 所述支架为立方体形,用于支撑其内所述余热利用装置;所述下部换热管为单层,所述中部换热管为 n层,所述上部集气管为单层,所述下部换热管一端与所述软化水输入法兰管水平固定连接,所述上部集气管一端与所述热蒸汽排出法兰管水平固定连接,所述下部换热管与中部换热管,中部换热管与上部集气管,各层之间均采用所述层间连接管垂直固定连接。 [n0005] 又一步地,所述下部换热管和中部换热管,以及层间连接管均为同管径设计,管径为2英寸,以利所述下部换热管和中部换热管内软化水具有较好的吸热效果(在具有一定的热量空间内设置换热管道,管道越细,管道内的水越容易被加热)。 [n0006] 又一步地,所述上部集气管采用直径为Φ275mm管设置,以利水蒸气的集聚(由于在余热利用装置内,随着换热管道内水温不断升高,自然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变成水蒸气时其体积自然要扩大,因此,必须设置较粗管道作为余热利用装置的集气管)。 [n0007] 本实用新型运作时,将所属二硫化碳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利用装置设置在二硫化碳气化反应炉的外加热炉的烟道内,或设置在烟道上部适当位置。所述软化水输入法兰管与车间内软化水管道接通,所述热蒸汽排出法兰管与所需热蒸汽设备管道接通。形成一个余热利用系统,将烟道内的余热实现再利用。 [n0008]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n0009] 本实用新型装置制作简单,安装方便,可将烟道内多余的热量实现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还可减少烟气中CO2气体排放,起到有效保护环境的作用。 [n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余热利用装置正立面示意图; [n0011]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n0012] 图3为图1中B-B剖视图; [n0013] 图4为图1中C-C剖视图。 [n0014] 图中:1-支架,2-软化水输入法兰管,3-下部换热管,4-中部换热管,5-层间连接管,6-上部集气管, 7-热蒸汽排出法兰管。 [n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n0016] 如图1-4所示,一种二硫化碳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支架(1),软化水输入法兰管(2),下部换热管(3),中部换热管(4),层间连接管(5),上部集气管(6),热蒸汽排出法兰管(7); [n0017] 所述支架(1)为立方体形,用于支撑其内所述余热利用装置;所述下部换热管(3)为单层,所述中部换热管(4)为n层,所述上部集气管(6)为单层,所述下部换热管(3)一端与所述软化水输入法兰管(2)水平固定连接,所述上部集气管(6)一端与所述热蒸汽排出法兰管(7)水平固定连接,所述下部换热管(3)与中部换热管(4),中部换热管(4)与上部集气管(6),各层之间均采用所述层间连接管 (5)垂直固定连接。 [n0018] 又一步地,所述下部换热管(3)和中部换热管(4),以及层间连接管(5)均为同管径设置,管径为 2英寸,以利下部换热管(3)和中部换热管(4)内软化水具有较好的吸热效果(在具有一定的热量空间内设置换热管道,管道越细,管道内的水越容易被加热)。 [n0019] 又一步地,所述上部集气管采用直径为Φ275mm管设置,以利水蒸气的集聚(由于在余热利用装置内,随着换热管道内水温不断升高,自然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变成水蒸气时其体积自然要扩大,因此,必须设置较粗管道作为余热利用装置的集气管)。 [n0020] 本实用新型运作时,将所属二硫化碳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利用装置设置在二硫化碳气化反应炉的外加热炉的烟道内,或设置在烟道上部适当位置。所述软化水输入法兰管与车间内软化水管道接通,所述热蒸汽排出法兰管与所需热蒸汽设备管道接通。形成一个余热利用系统,将烟道内的余热实现再利用。 [n002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如本余热利用装置内换热管和集气管直径的更改等。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3) [0001] 1.一种二硫化碳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软化水输入法兰管(2),下部换热管(3),中部换热管(4),层间连接管(5),上部集气管(6),热蒸汽排出法兰管(7); 所述支架(1)为立方体形,用于支撑其内所述余热利用装置;所述下部换热管(3)为单层,所述中部换热管(4)为n层,所述上部集气管(6)为单层,所述下部换热管(3)一端与所述软化水输入法兰管(2)水平固定连接,所述上部集气管(6)一端与所述热蒸汽排出法兰管(7)水平固定连接,所述下部换热管(3)与中部换热管(4),中部换热管(4)与上部集气管(6),各层之间均采用所述层间连接管(5)垂直固定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硫化碳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换热管(3)和中部换热管(4),以及层间连接管(5)均为同管径设置,管径为 Φ2英寸,以利下部换热管(3)和中部换热管(4)内软化水具有较好的吸热效果。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硫化碳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集气管采用直径为Φ275mm管设置,以利水蒸气的集聚。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3457U|2021-10-01|二硫化碳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利用装置 CN207816009U|2018-09-04|一种锰铁冶炼电炉烟气回收系统 CN203310268U|2013-11-27|一种钽铌氧化物煅烧设备余热利用装置 CN104762096A|2015-07-08|导气单元、导气装置、粉煤热解装置及方法 CN112361846A|2021-02-12|二硫化碳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利用装置 CN205424921U|2016-08-03|一种套管式超低热值煤层气燃烧装置 CN205717250U|2016-11-23|一种沥青烟气净化焚烧装置 CN204509202U|2015-07-29|导气单元、导气装置及粉煤热解装置 CN206950989U|2018-02-02|一种VOCs废气催化氧化设备 CN207334858U|2018-05-08|一种高效节能厨房设备 CN207334817U|2018-05-08|一种厨房热能回收利用装置 CN206449619U|2017-08-29|一种竖炉冶炼中余热再利用设备 CN204958706U|2016-01-13|一种环缝式高温换热器 CN103486871A|2014-01-01|一种设有余热回收结构的熔化炉烟囱 CN202630393U|2012-12-26|多级对流间接式热风炉 CN210814439U|2020-06-23|一种回收铜磷钎料制备过程中产生的烟尘的装置 CN201434496Y|2010-03-31|一种管式“回”型加热炉 CN107151018B|2020-02-11|一种二硫化碳反应炉 CN203479030U|2014-03-12|一种设有余热回收结构的熔化炉烟囱 CN203518583U|2014-04-02|新型高温平台炉 CN214426410U|2021-10-19|一种加氢催化剂器外再生窑炉 CN210320101U|2020-04-14|有机废气催化燃烧炉 CN101644480A|2010-02-10|管式“回”型加热炉 CN209991774U|2020-01-24|一种步进式无缝钢管原料加热装置 CN203333297U|2013-12-11|一种适用于高浓度原料气的克劳斯反应器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815767.3U|CN214333457U|2020-11-30|2020-11-30|二硫化碳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利用装置|CN202022815767.3U| CN214333457U|2020-11-30|2020-11-30|二硫化碳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利用装置|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